Ingenasa International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等集体供餐单位以及餐馆等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更易引发肠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3月6日,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管所监督人员分6组对全市6城区的部分学校食堂以及餐饮单位的食品开展食品安全大抽检,并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据悉,从今年起,广西对餐饮单位食品原料等进行快速检测将成常态化
食品有问题当场可测出
6日上午,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一组监督员来到朝阳路上万达广场的漓江人餐馆,针对性地抽查了该餐馆当天采购的猪肉、鱿鱼、青菜、米粉以及自制饮料等,分别检测这些食品是否含有瘦肉精、甲醛、农药残留、吊白块和非食用色素等项目。从现场的检测结果看,所抽检食品均未发现问题。
据介绍,从今年起,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每月对辖区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采购的食品进行一次快速检测,快速检测将成常态化。每次检测,监督人员会根据餐馆和食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测项目。
“过去,我们只能对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到专门机构检测,检测的时间有时需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等到发现一些食品有问题再去处理时,问题食品已经卖完,这使我们的工作很被动。”监督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的快速检测设备可在短时间内对食品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得到初步结果,有的检测只需要几分钟,检测发现食品含有有害物质,执法人员能及时制止可疑有害食品流入餐桌。
重点监管学校食堂
这次食品安全大抽检,学校是监管重点。
当天上午,记者赶到另一个检查组时,该组正在对南宁市第九中学进行检查。在该校自查的各项登记本上记者看到,学校每天都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自查,在2月25日开学当日的记录上,学校的检查人员发现,食堂采购的鸡蛋没有进行索证索票,要求食堂进行整改。
据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监督员介绍,寒假期间,监督人员也对该校进行了督查,也发现该校食堂采购时,没有向供货方索证索票,还使用禁用的塑料饭盒。从6日的检查来看,该校已经开始重视索证索票工作。
当日,监督人员还对该校食堂采购的肉类和食堂使用的食用油等食品原料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肉类未发现瘦肉精,食用油也非过期产品和二次使用油。
据统计,当天,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共对全市6个城区的11家学校及餐饮单位进行了检查,抽查了20个品种51份样品,分别检测了牛奶新鲜度、瘦肉精、农残、苏丹红、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等18个项目。其中,合格49份,良庆区金象大道上的两家餐馆凉菜间的砧板,经检测其物表洁净度不合格。
学校食堂将量化分级
“你们食堂的墙面还要进行改进,现在都发霉了。”在南宁市第九中学,监督人员不仅对食堂的台账、食品进行检查,还对学校的场所环境、人员管理、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等9个大项58个小项进行了逐项打分。
“今年起,我们对学校食堂也要进行量化分级,评出A、B、C、D几个等级。”监督人员告诉记者,学校食堂评级要求很细,比如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就有10个小项进行考评,面点制作、食品再加热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在考评中。量化分级后,学校的师生就可以大致了解本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由于刚开学,监督人员还将继续对各家学校进行检查。到目前为止,该所已经对辖区内30多所学校进行了督查,指导学校食堂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食品库、冰箱等贮存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清理,要求不得使用上学期置备的冰鲜肉类、半成品及未开封过的调味品。针对食物中毒的季节特点,还对学校提出严禁经营来源不明和野生蘑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