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enasa International
前些日子香港针对大陆游客出的限购新政策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香港则表示,出此政策,实属无奈。大陆游客在香港垄断式购买,将香港奶粉一扫而空,让香港妈妈买不到奶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才不得不用“重典”。且不说香港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原因让大陆人民开始疯狂的扫货行动?
近些年来,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消费者的极大不安。人们认为,成人强大的免疫力尚无力招架花样百出的食品问题,更何况肠道脆弱的婴幼儿?因此,为宝宝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港版原装进口奶粉迫在眉睫。之前,已经有很多专家的解读,学者的论述,剖析中国食品问题频发的原因,共通的一点是之前的食品药品的“分段管理”的弊端凸显。根据之前的规定以及国务院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农业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卫生部负责综合协调、标准制订;质检总局监督生产环节;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部分。同时国务院又组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么繁杂的机构设置,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出现问题相互有点推卸责任的问题。
此次,国务院秉着精简机构,使权限明确化的原则,针对食品药品的监督,做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机构调整。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质监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有关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调整,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好事,这表明新一届政府下了很大决心,要从体制上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整合,这与国际惯例又接近了一大步。笔者相信,相比之前的“分段管理 ”格局会有比较大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共同期待着,中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会从此次人大会议开始,有新的转变。